中国的卓越汽车以低价格卖到欧洲市场, 但在仅仅40英里每小时的碰撞实验证明这些车是不能够在危机情况下保护消费者的垃圾品. 工程上的设计简直是漏洞百出. 在GOOGLE上查询 "Chinese Brilliance BS6" 简直就是臭名昭著.

比较一下Honda Civic (在美国很低端的车款) 在60英里每小时的碰撞实验照片便很容易看出区别.
_3.jpg)
现代汽车讲究在碰撞后用车体的金属做为缓冲材料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HONDA的汽车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 也许驾驶员会受到震荡但大难不死, 而开中国车的人却会成为肉泥.
对消费者而言, 就是要便宜还是要命的问题. 对美国的消费者来讲, 这样恶劣质量的产品首先就没办法通过安检, 而即使卖进了美国市场, 又有多少美国人在看到这些照片后会付钱呢?
在我看来, 中国的汽车要想进入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 首先是认真做好安全和可靠性问题. 表面上的样式和配置都是虚伪的. 日本人花了近50年的心血才赢来今天的地位, 中国汽车工业在落后的情况下想在5-10年内大抢美国市场是不是憧憬的太美?